close


 


前篇文章 提到 MIT 的建築物、教室都被編上號碼,其實這是指兩個圓頂建築附近區域的建築物。其他 MIT 的區域,建築物則被編上了字母+數字,此編碼也是很易於快速辨認。(有興趣的人可以前往 MIT Campus Map。)


 


Infinite Corridor(無盡的長廊)連接著建築物


 


被編上號碼的 MIT 主建築區,還有一個建築特色,就是 Infinite Corridor(無盡的長廊)。據說 1913 年建築師 William W. Bosworth 提出此設計概念,是考量因應新英格蘭(New England)的寒冷天氣,所以此區的建築物之間,都以長廊彼此接連。如此一來,冬天下雪寒冷的日子,師生進入開著暖氣的建築物,就可以脫去厚重的外套,穿薄長衫或 T-Shirt 在建築物之間輕鬆往返。減少出入室外、開門的機會,室內暖氣也比較不會外洩。這種設計在春末夏初大雨時,師生在室內走來走去,也不怕會淋到雨。


 


以空橋相連


 


室內長廊


 


Ray and Maria Stata Center, Building #32(第 32 號建築)後方入口

註:第 32 號建築,史塔塔中心~詳後續文章。


32 號建築裡有弧度的長廊


 


再來一個長廊


 


沿著長廊走到樓梯間
可看到 The MacLaurin Buildings, Building #10(第 10 號建築)


 


續走過這個做實驗的長廊


 


就來到第 10 號建築的二樓長廊


 


繼續走向另一個長廊


 


繞下樓梯


 


就到了第 7 號建築, MIT 服務中心的二樓


 


這一區的走廊真的很神奇,各式各樣的長廊加上樓梯,師生便可以在建築物的屋頂下舒服行走,這 Infinite Corridor(無盡的長廊)設計可是深受 MIT 師生的喜愛啊!有興趣的朋友,可以從 兩個圓頂建築 進入,試試看走迷宮的滋味。


 


The MacLaurin Buildings, Building #10(第 10 號建築)還有印象吧?它的前(南)方是 Killian Court ~ 可以容納一千人的那片草地,正是 MIT 畢業典禮舉行的地點。對啦!就是那棟!提醒朋友,走迷宮走到這第 10 號建築時,可以到 150 室(Room 150)參觀 Compton Gallery,參觀時間:10a.m.-5p.m.,是免費滴。 


 


 


 


請勿引用及拷貝 Amy's Blog 之圖文,謝謝您。


 


 


 


 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my520JJ 的頭像
    Amy520JJ

    Amy520JJ

    Amy520J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