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

 


星期四那天,被自己劃傷的左手幾乎已經好了,也就是傷口不怕水,中午時分我就開始想晚上要做蒸餃來吃 。本來想要繼續詐 JJ ,可是連吃三天的便當,先受不了的人卻是自己


 


仍然就近去地方小超市,咦!小美女今天休假、沒來哈拉,有點想她 !不過換年輕帥帥的副店長來推銷拉拉山水蜜桃~也不錯 。那天就只買了做蒸餃的材料及湯料白蘿蔔、玉米,我想隔天再去買週末的菜,順道找小美女哈拉。


 


言歸正傳,因為是絲瓜的季節,所以決定做『絲瓜蒸餃』,又因為是夏天,刻意準備清爽口味的餡料:


 


 材料~


冬粉一把、絲瓜一小條(切半、去心去子)、高麗菜4~5葉、金針菇1/3包(一撮)、豆包1個、嫩薑絲一小撮。


 


 做法~



冬粉浸冷開水約10分鐘,不要軟,浸到Q即可瀝乾。



適量冬粉(我沒整束用完,大家依材料多寡自行調整。)與嫩薑絲、洗淨瀝乾之材料絲瓜、高麗菜、金針菇、豆包,均剪(切)小段、小丁、或小片。


開小火,鍋中放橄欖油,先入嫩薑絲、絲瓜、豆包略拌炒約1分鐘,續入高麗菜、金針菇,拌炒數下,即入冬粉,再灑些許香菇粉、黑胡椒粉調味,並加入些許胡麻油提香,拌炒數下起鍋,置一旁冷卻備用。


 


 


後來 JJ 下班前打電話問我:『要買便當回家嗎?』我跟他說:『今天不要吃便當啦!你回來幫我和麵。』我有沒跟大家說過:『男人真是天生適合和麵!』每次我把材料備妥, JJ 十分鐘以內就可以揉到三光,讓我打從心裡敬佩他的和麵揉麵天份。


 


 


 燙麵材料~


中筋麵粉300g、鹽3g、沸水(95ºC左右)150g、冷開水(30ºC左右)60g


 


之前我教左鄰 KT 做燙麵點心~蔥油餅,後來 KT 自己做時,沒有等麵糰熱氣散除,直接用手下去揉,據她說:手指被熱麵裹住、燙到不行、紅通通的,簡直是燙傷!


 


所以昨天在 冷水麵與燙麵 才跟大家交代:


『溫水麵糰、燙水麵糰的吸水量要比冷水麵糰多,這是因為麵粉中一部分或大部分的澱粉糊化。調製溫水麵糰、燙水麵糰時,要散盡麵糰中的熱氣後,才開始揉成麵糰,然後蓋上濕棉布待用。』要不然會燙傷喔!


 


一邊跟 JJ 敘述 KT 發生的事,一邊突然心血來潮,更動了我家平常燙麵材料的配方(如上),除了決定摻入全麥麵粉外,還做了水溫上的更動如下:


中筋麵粉250g+全麥麵粉50g、鹽3g、熱開水(65ºC )150g、冷開水(30ºC左右)60g


 


JJ 如往常一樣開始和麵,漸次地把水調入,可是不到五分鐘, JJ 就說麵糰很濕很黏 。於是他很耐心地漸次加入額外的中筋麵粉(不含在上述250g內, JJ 說他陸續額外加入了約50g中筋麵粉)去調整溼度,經過10分鐘搓揉後,還是一坨濕濕黏黏的軟麵糰。 JJ 一付盡了力的樣子,就把麵糰放在盆裡,蓋上鍋蓋(我家是蓋鍋蓋,不是蓋棉布!)。麵糰做法另請參照 蔬食煎餅(素蔥油餅) ,麵糰醒20分鐘。


   


20分鐘後,輪到我上場,我打開鍋蓋,手一觸到盆裡的麵糰,唉哟!簡直就像是要做麻糬的糯米糰,一手下去整個黏住!我又不能怪 JJ ,心想應該出於水溫!所以我就在工作台上倒了一大把的全麥麵粉,將之均勻散佈,再撕下一部分黏濕的麵糰丟入工作台上全麥麵粉堆裡,反正分割小球或擀麵皮時,只要覺得黏,麵皮表面就給它裹一層全麥麵粉。就這樣,好里家在,還有蒸餃吃,算是救援成功!


 


所以在 冷水麵與燙麵 裡,有一段發生在我身上的慘痛經驗談:


『由於溫水麵糰、燙水麵糰的差別只在於水溫,介於53℃~95℃之間的變化,大家可以依每次完成製品的口感及Q度去調整摻入的水溫。惟一般台灣燙麵食譜中的熱水或沸水的溫度是指95℃左右,如果想要自己實驗降低水溫(仍然要介於53℃~95℃之間),記得根據燙麵食譜所載的數量,再調整~例如降低水溫,則須增加麵粉量或減少水量,因為水溫降低,澱粉吸水性會降低。


 



絲瓜蒸餃


蒸餃~


分成每個10g的小麵球,再擀成水餃皮狀,放入適量餡料,共做了20個蒸餃。鍋內水滾放上蒸籠,續開大火蒸10分鐘。


 


蒸餃沾醬~1大匙黑醋、2大匙米霖、1茶匙沙茶醬、1茶匙醬油,再放一撮嫩薑絲。沾醬可自己斟酌調配,吃辣的人可以再加辣油或生辣椒切片。



蒸餃沾醬



 


第一口吃下蒸餃,搭配著薑絲醬汁,實在太好吃了!再吃第二個、第三個,我和 JJ 還是直呼:『好吃!好吃!』我還問 JJ :『怎麼這麼好吃?是因為我們連吃三天的便當嗎?』只不過,下次我還想試驗做全部摻入沸水的蒸餃皮,說是會又軟又Q,冷了也不變硬。其實,在蒸餃還沒冷之前,早就吃光啦! 因爲還有麵糰,我陸續做了餡餅及煎餅,本來 JJ 叫我做一個煎餅,剩下麵糰再做鍋貼,我跟他說:『懶得理你!三吃就好了!』




 



餡餅


 




餡餅~


分成每個20g的小麵球,再擀成圓形餡餅皮,放入適量餡料、甜羅勒葉(可撕碎片較好包),共做了2個餡餅。做法請參照:素蘿蔔絲餅



 



煎餅


煎餅~


分成每個75100g的小麵球,再擀成圓形煎餅皮,放入適量餡料、甜羅勒葉,共做了2個煎餅。做法請參照:蔬食煎餅(素蔥油餅)


 


因為是自己種的甜羅勒,這現拔的甜羅勒葉做出來的餡餅及煎餅,散發著甜羅勒葉高雅迷人的清新香甜,真是好吃到極點!嗯~外脆內Q軟!  只有一個感想:自己做飯真好!


 


 


 其他燙麵的應用~

素食鍋貼蔬食煎餅(素蔥油餅)羅勒餅二吃素蘿蔔絲餅




 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my520JJ 的頭像
    Amy520JJ

    Amy520JJ

    Amy520J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